【助眠方法】自我放松法
发布时间:2014-04-22
浏览:1884 次
已赞:0 次
我们需要学会放松,放松的能力对于保证睡眠的质量和数量都是决定性的。但是,在应用放松方法时,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去放松,否则,就适得其反了。
一 逐渐性肌肉放松法
它是由埃德蒙·雅各布森(Edmund Jacobson)医生发展起来的,因此有时也被称为雅各布森方法。
躺在床上,关掉灯,闭上眼睛,自然呼吸。跟随“自我暗示”里的5个步骤,然后从肢体到躯干渐进式绷紧肌肉3~5秒钟,然后放松10~15秒钟,最后,体验放松肌肉的感觉。可以事前录制指导性的录音带,在练习时播放,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。
放松的程序是:
(1) 足部: 把脚趾向后伸,收紧足部的肌肉,然后放松,重复。
(2) 腿部: 伸直你的腿,翘起脚趾,然后放松,弯起你的腿,重复。
(3) 腹部: 向里向上收紧腹部肌肉(好像你的腹部正要受到一拳),然后放松,重复。
(4) 背部: 拱起背部,放松,重复。
(5) 肩部/脖子: 尽可能耸起你的双肩(向内、向上),头部向后压,放松,重复。
(6) 手臂: 伸出双臂、双手,放松,弯起手臂,重复。
(7) 脸部: 绷紧前额和脸颊,皱起眉头,咬紧牙关。
(8) 全身: 绷紧全身肌肉,包括足、腿、腹部、背部、肩部、手臂、脸,保持全身紧张几分钟。
在额头还没有开始进行“绷紧—放松”这一动作之前,你恐怕已经有睡意了。
二 气功
气功是我国独有的一项“功夫”。国外常常把气功、瑜伽、静思疗法看成同一类的方法。
气功有助于放松精神、稳定情绪、集中注意力,能够增强人的自我控制能力、忍耐力、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外界的适应力。这些对于失眠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。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,气功做得熟练的人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,至少能比较自主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跳,减少出汗,使胃肠道的蠕动规律化。
有人认为,气功是脱胎于佛教和道教的打坐,在方法上气功也与打坐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学气功最大的难点是要做到不想事又不许睡着,所以虽有许多人学气功但真正学好的并不多。
虽然气功派别众多,各有特点,但其要领大多是:
(1)清静自然。就是说,练功时,无论卧式、坐式还是站式,首先要使肢体自然放松,呼吸、守意也要自然,思想要放松,排除杂念,使心绪宁静,这样方有利于入静。入静是指大脑在觉醒状态下的一种特殊的安静状态,它可以消除疲劳、储备能量。所以,清静自然是练功时首先要注意的。
(2)动静相兼,以静为主。气功状态时,形体和精神都处于“静”的状态,而“内气”却在不断地运动,使经络疏通,气血调和。此时,只有把形体和精神维持在“静”的状态,“内气”方能随意念不断地运动。
(3)意气相随。练功者用自己的意念活动去影响呼吸和指挥内气的运动,使体内的气息运动和意念活动相一致,达到“意之所及,气之所至”。
(4)上虚下实。也就是要把意念集中到身体下部,即脐下部位,气沉丹田,息息归根,才能内气充盈,生机横溢,精力充沛,头脑清晰,耳聪目明。
(5)循序渐进。就是要慢慢来,不能急于求成,情绪急躁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,还可能出现偏差。
进行气功练习治疗睡眠,还应注意做好“三调”和“四法”。
调心,即改变心理状态;调身,即调整好身体的姿势;调息,即调整好呼吸。
数息法: 就是默数自己的呼吸,从1数到100,反复应用几次。
随息法: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和呼吸协调起来,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。
意守法:就是把思想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一个假定部位,例如意守丹田、意守涌泉等。
暗示法: 用一种良性语言自我加以暗示,如说“松”、“静”等。
掌握以上要领后,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练习,坚持一段时间之后,体内气血流畅,阴阳平衡协调,失眠等症状自然会消失。
- 上一篇:【助眠方法】热水浴与泡脚
- 下一篇:【助眠方法】 深呼吸催眠法